2009年9月15日 星期二

如何將別人的資產轉到自己名下(買基金或代操的風險)

轉錄自綠角財經筆記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07/11/license-to-steal.html

++++
難道綠角要開始講非法的事情了嗎?沒有。我們先看一個老故事。

一個券商營業員菜鳥問公司中的老手,”你一生中最得意的成就是什麼?”老鳥說道,”這些年來,我慢慢的把客戶的資產轉到自己名下。”這是笑話嗎?我們來計算一下。

假設有個30歲的投資人,獲得一筆1000萬台幣的遺贈。他決定將其投入股市,目標在建立退休基金。這個投資人於是在證券商開了戶,開始買賣股票。

假設,當時股市的長期預期報酬是8%,這個投資人每年花2.5%的成本在買賣股票的手續費上。

也就是說,這位投資人實際上拿到的年報酬是5.5%。而他的券商,則有了每年客戶資產2.5%的現金流。我們再假設這個券商每年把這個現金流投入指數型基金,每年開銷0.5%,幫券商拿到7.5%的報酬。

這會有什麼後果?

結 果會像這張表。橫軸表投資年度,縱軸表資產價值。這位年輕的客戶,在投資30年之後,會讓他30歲時的1000萬,成長到4829萬。而他的券商,藉由每 年從客戶資產中拿到的2.5%手續費,再用貼近市場平均的報酬,在30年過後,資產超越客戶。(超越發生在第28年。)

所以,文章最前面的故事,不是笑話,也不是非法的事情。

而且,是真的在發生的事。

在 券商開戶買賣股票的投資人。他們期待的是什麼?很多人期待的是,每年30%、40%、50%或甚至100%的報酬。這種高到不合理的期待,讓他們可以完全 不把2%、3%之類的交易成本放在眼裡。可是,在一個平均報酬10%的市場,有可能每個人都有30%的報酬嗎?每個人都能超越平均嗎?所有經由券商買賣股 票的投資人,不管是法人,還是散戶,他們整體拿到的淨報酬,一定是市場報酬扣掉投資成本。

這是現實世界,不是人人都有幸福結局的童話世界。我們可以很篤定的知道,有一半的人,報酬連市場平均都不到。你看不到他們,少有投資人會拿自己虧錢或是忙進忙出,功過相抵,全年只賺1%的事出來大吹大擂。但他們一定存在。這一半連市場平均都不到的人,再扣掉買賣的手續費成本,不就是這樣嗎?不就是讓資產慢慢轉到經紀人手中嗎?

基金也是一樣。每年收你1.5%的經理費(實際成本不僅如此)。有時候(應該說常常)連市場平均報酬都拿不到。賺錢的,到底是投資人,還是不管股市漲跌,都收1.5%的基金公司?

這 些可憐的投資人,從那裡吸收”知識”?從基金公司的網頁、從券商的訊息,從這些正在慢慢吃掉你資產的人身上,你期望獲得正確可靠的金融知識?這些藉著客戶 資產茁壯的龐大利益集團,教給投資人的,往往是一些貼近人心、符合直覺的”策略”,讓投資人易於吸收。但實際上,這些策略沒有根據。這些策略最有效的地 方,在於把客戶的資產轉到金融機構名下。

身為一個投資人,要避免自己的資產”轉出”,唯一正解,就是盯住成本,斤斤計較。

上面這些論點難道是綠角的新創嗎?不,很早就有人這樣說了。我們來看超過半世紀前,某人說的話。

The "customer's man" is the stock exchange's point of contact with the customer. History teaches that the interest of customers' men lies in encouraging customers to buy and sell not only often but promiscuously and indiscriminately; ... to keep the customers' portfolios well churned so that by the quick inflow of commissions one may the sooner join the elite of high finance.

說這些話的人是誰呢?美國證券與交易委員會(SEC)主席William O Douglas,在1940年如是說道。

投資朋友,想想看,你會在券商、基金公司的網頁,還有賣廣告給資產管理公司的理財雜誌裡,看到這種論點嗎?你會從和你有利益衝突的人身上,聽到公正的言論嗎?想,多想一想。



++++


很中肯的觀點
基金投資或代操牽涉到一個恆常不變的人性:道德風險
當基金經理人不會因為他的操作績效而決定他的收入時
道德風險存在的可能性便升高
那怎麼辦呢?有沒有方式避免道德風險?
難道都要自己下去實際操作才能安心嗎?


這時候程式交易便提供了一個解決之道
讓太多時間研究投資的投資人也能夠穩定獲利,不用擔心飼老鼠咬布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